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3 

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Keywords: 退化生态系统,沙地草地,自然恢复,社会经济,浑善达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选择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开展恢复生态学研究,试图寻求沙地草地生态恢复的新途径。采取“以地养地”模式,在小范围的土地上,建立高产饲草基地,使牲畜的压力逐步向高效地集中,同时改变畜群结构,解决当地牧民生活出路;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主要借助自然力恢复。结果表明,自然力在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2年后均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流动沙丘的裸沙,经2a自然恢复后,生物量达1012g/m,总盖度高达60%。与对照相比,封育2a后固定沙地群落盖度增加近3倍;滩地群落生物量提高了9倍,平均高度增加4倍。植被组成方面,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artemisia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uriuscula)等为主,恢复2a后冰草(agropyroncristatum)、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等占优势;滩地植被中,羊草(leymuschinensis)、披碱草(elymusdahuricus)等逐步取代了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和尖头叶藜(chenopodiumacuminatum)等。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保护,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嗄查牧民,在实验示范前后,由每年每户平均投入约1万元去外地买草养畜转变为每户只有1500元左右在当地就可得到2万kg草;幼畜成活率约提高10%;产奶量提高了1倍。结果表明,只要消除放牧压力,深善达克退化沙地能够借助自然力实现恢复,不需飞播和造林;在这个过程中,高产饲草是减轻草场压力、降低牧业投入、保证牧民收稳定增长等的重要前提。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