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1
胶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Keywords: 次级生产力,经验模型,大型底栖动物,胶州湾,潮间带 Abstract: 根据2009年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潮间带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利用brey经验公式、tumbiolo和downing模型以及brey估算模型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胶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在5.3-29.9gafdw·m-2·a-1之间;不同季节次级生产力存在较大差异,以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年均次级生产力在潮区间的分布从高至低依次为低潮区e,中潮区b、c、d和高潮区a,不同季节和不同估算方法的结果稍有差别。春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最高的潮区为潮区d,夏、秋季均为潮区e,冬季为潮区b。贝类养殖活动是影响本海域次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应用不同经验模型的次级生产力估算结果未取得一致:春季3个估算值间存在明显差异;夏季brey经验公式与brey模型估算值基本一致,tumbiolo和downing模型估算值偏低;秋、冬季tumbiolo和downing模型与brey模型估算结果相近,brey经验公式估算值偏高。wilcoxon检验表明3种方法对次级生产力的估算值差异显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海域水温特征可能是造成不同模型次级生产力估算差异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