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4 

人为扰动程度对土壤环境和甘草地下根系的影响

Keywords: 甘草根系,土壤环境,人为干扰,无性繁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相对一致的生境条件下,人为干扰(即土壤耕作)是土壤物理性质改变的重要原因,而土壤条件的变化又是影响甘草地下部分形态变化和无性繁殖效率的主要原因。按照土壤扰动程度将甘草分为无扰动野生甘草、轻度扰动野生甘草、重度扰动野生甘草和栽培型甘草。土壤扰动程度对土壤的水分通透性、土壤保水能力、有机质含量、ph值等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土壤干扰的程度越强,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大;土壤干扰的程度对40cm以下的土壤受到影响较小。土壤干扰可使适合甘草根茎生活的密沙壤层变薄。不同土壤扰动程度对无扰动野生甘草、轻度扰动野生甘草、重度扰动野生甘草的横走根茎的分布深度具有较大影响。在重度干扰土壤中,如果不考虑对横走根茎的人为破坏,野生甘草的主根分布的上限可能达到20cm。在不同土壤扰动程度下,3种野生型甘草休眠芽萌发率均在10%~15%之间,而栽培甘草高达29.78%;随着对土壤干扰的加强,野生甘草休眠芽萌发率有下降的趋势(栽培甘草例外)。不同类型的甘草的休眠芽成苗率较低,均不超过7%,其中野生型、野生轻度干扰型、野生重度干扰型甘草休眠芽成苗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栽培甘草的成苗率最低,只有2.3%。横走根茎是甘草无性繁殖的重要器官,受土壤环境的影响最大。相对稳定的含水量、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是保持潜在繁殖能力的重要条件。横走根茎的无性繁殖效率与其分布深度和ph值关系不大,而是与其分布土壤层的水分和营养条件密切相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