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8 

锡林郭勒退化草原不同禁牧恢复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比较

Keywords: 退化草原,围栏禁牧,土壤总种子库,持久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锡林郭勒草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冷蒿(artemisia?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退化草原经过长期围栏禁牧恢复演替(23?a和10?a)群落为研究对象,并对比围栏外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草原,揭示锡林郭勒退化草原长期围栏禁牧后的土壤种子库特征。随着群落的恢复演替,土壤总种子库物种组成和密度均增加,但持久性土壤种子库占土壤总种子库的比例下降。代表土壤总种子库的4月份取样,围栏禁牧23?a、10?a和围栏外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433、4756粒?m-2和856粒?m-2,?在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基本代表持久土壤种子库(persistent?soil?seed?bank)的6月底取样,3个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多数植物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0~3?cm层,各样地种子库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围栏禁牧23?a、10?a和围栏外重度退化样地的持久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土壤总种子库的52.6%、47.4%和90.9%,;各样地一年生植物,构成了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的主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对于严重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群落,只要在恢复起点仍有零星分布的羊草和大针茅植株,经过长期围栏禁牧可恢复其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库规模。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