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9
群体分布对夏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Keywords: :夏大豆,群体分布,产量构成,水分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Abstract: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群体不同分布对夏大豆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maxcv.ludou4)在同一群体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45cm×7.2cm,e:54cm×6cm。结果表明,群体分布影响夏大豆的产量、叶片水分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wue)。a、b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d、e处理(p<0.05),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行距加大,单株有效荚数、粒数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渗透势(ψs)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a、b处理rwc、ψw和ψs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d、e处理,e处理的ψw在日变化的正午阶段明显低于其他处理;wue与行距呈负相关(r=-0.935*),与产量呈正相关(r=0.997**),其中,a、b处理的wu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d、e处理极显著低于b处理(p<001)。夏大豆植株相对均匀分布的处理可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及叶片水分状况,进而形成较高的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