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9
杭州稻麦菜轮作地区大气氮湿沉降Keywords: 大气氮湿沉降,nh+4\|n/no-3\|n比率,δ15nh+4,氨排放源,稻田 Abstract: 通过雨水中nh+4\|n/no-3\|n比率和铵态氮自然丰度值(δ15nh+4)的变化探讨大气氮湿沉降与农作施肥活动的关联性。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定制的雨水收集器在浙江杭州稻\|麦\|蔬菜轮作地区进行了为期2a的全天候连续雨水采样分析。结果显示,杭州稻\|麦\|蔬菜轮作地区雨水中nh+4\|n/no-3\|n比率和δ15nh+4值呈现相似的季节性变化,雨水中nh+4\|n/no-3\|n的峰值出现在6月底~9月上旬,而后逐渐下降,秋冬季(10~11月份)降到最低;来春麦菜集中施肥期(2~3月份),又呈现多个小高峰;5~6月份为单季稻和蔬菜基肥和追肥集中施用期,故而峰值也达4以上;入冬后仅在麦田施肥期出现一个小高峰而后明显下降,大都降到1以下;频繁施肥期雨水中的nh+4\|n/no-3\|n比率值是农闲期的2~4倍,显示雨水nh+4\|n/no-3\|n比率与农田施肥活动有密切关联与同步性,但与气温无直接关联(r2=0.0129)。雨水中δ15nh+4值的变化,与雨水中nh+4\|n/no-3\|n比率相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稻麦生育后期与种前空闲期为正值,麦稻蔬菜集中施肥期转为负值。雨水中nh+4\|n/no-3\|n比率与δ15nh+4值对大气湿沉降中氮的来源、形态及地面nh3排放源的强度有一定的表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