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4
peg引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的生理生态效应Keywords: 紫花苜蓿,沙打旺,种子引发,聚乙二醇,膜修复,生理生态响应 Abstract: 牧草种子田间出苗率低是我国草业生产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较高渗透势和短时间的聚乙二醇引发技术(-0.6mpa,24h),研究了引发对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和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不同质量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引发可显著(p<0.05)提高种子的早期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缩短达30%出苗的天数,但对最终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引发效果因植物种、种批质量和萌发条件不同而异;其中,沙打旺大于紫花苜蓿,质量中等或中等偏下种批大于质量高或质量低的种批,在低温和干旱逆境条件下萌发大于适宜条件萌发。引发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水浸电导率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引发回干24h种子的水浸电导率与引发种子的相当。引发种子在萌发吸水0~30h的吸水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在24~72h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