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4
两个不同葡萄种对高湿弱光气候的表现Keywords: 葡萄,高湿弱光,光合作用,叶绿素,叶绿素荧光,乙醇酸氧化酶 Abstract: 在高湿弱光条件下,对欧亚种葡萄无核白鸡心、京玉、汤姆逊无核、火红无核、深红无核、红地球、里查马特和美人指与欧美杂交种葡萄巨峰、藤稔、醉金香和金星无核进行了研究。与欧美杂交种比较,欧亚种葡萄普遍表现徒长,花芽形成困难,产量低下。高湿弱光使大部分欧亚种葡萄ps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荧光fm和ps非环式电子流的量子效率ps下降,而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上升,净光合作用与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光化学效率fv/fm、ps非环式电子流的量子效率ps、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荧光非化学猝灭系数qn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r=-0.7821*,r=0.9384**,r=0.8176*,r=0.9011**,r=0.8801**,r=-0.8625**),表明光合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大部分欧亚种葡萄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欧美杂交种葡萄,表明吸收光的能力较差;部分欧亚种葡萄叶片叶绿素a/b与欧美杂交种无明显差异,表明利用散射光的能力较强;叶绿素a/b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7800*),叶绿素a/b高的品种光呼吸也高。大部分欧亚种葡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低于欧美杂交种,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产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r=-0.9221**,r=0.9854**)。欧亚种群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欧美杂交种葡萄,而气孔阻力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