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7
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磷形态转化动态Abstract: 采用hedley连续浸提法对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草甸土壤磷形态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分析生长季土壤磷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小叶章草甸土壤有机磷(tpo)总量高于无机磷(tpi),naoh溶液浸提的无机磷(naoh-pi)和有机磷形态(naoh-po)分别占总无机磷(tpi)和总有机磷(tpo)比重最大。各无机磷形态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resin-p和conc.hcl-pi季节变异性大,生长结束后含量较初期降低,其他形态无机磷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机磷组分中naoh-po的季节波动最明显,生长季末期较初期含量降低,其他有机磷形态和residual-p生长季初、末期含量变化不大,波动也相对较小。tp、tpo季节变化整体趋势相似,二者含量变化达到极显著相关。各无机磷形态变化主要受植物生长节律影响;水分、热量等环境条件也是磷的形态转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并可能间接通过影响土壤动物、微生物等的活性推动土壤磷的循环。小叶章草甸土壤有机磷矿化释放的无机磷通常都首先被土壤金属氧化物固定,再经过无机磷之间的转化过程为生物利用,因此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磷大量释放的可能性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