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7
品种、种子大小和施肥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Keywords: 冬小麦,种子大小,品种,施肥,生物学特性 Abstract: 试验设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粒重、播种方式和施肥等4个因子,品种选用白芒麦(20世纪60年代)、咸农39(20世纪70~80年代)、小偃6号(20世纪90年代后期)、远丰998(近期)等不同年代的4个冬小麦品种,粒重分为2种截然不同重量的大粒和小粒,播种方式设小粒单播、大粒单播以及大小粒等比例混播等3种播种方式,施肥设不施肥(ck)、施氮(n)、施磷(p)和同时施氮磷(np)等4种方式,共48个处理。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样,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和施肥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大小粒播种间、不同施肥间植株株高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这些因子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品种间,苗期和越冬前以近期品种远丰998植株最高,灌浆期以早期品种白芒麦植株最高。株高稳定后以早期品种高,反映了育种的演变趋势。大小粒播种间,苗期和越冬前大粒株高均显著高于小粒株高,但灌浆期大小粒播种间株高差异基本消失,说明大粒种子植株在苗期生长具有一定优势。不同施肥处理间株高差异在苗期与越冬前表现一致,单施p和np配施植株较高;灌浆期以np配施植株株高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不同品种、大小粒播种方式和施肥显著影响冬小麦分蘖和单株叶面积。白芒麦、咸农39和小偃6号的分蘖数基本一致,变化在4.37个/株~4.74个/株之间,远丰998最少,仅为2.95个/株;np配施和施p能够显著增加分蘖数,其分蘖数几乎是不施肥(ck)和单施n的2倍;各品种大粒种子植株分蘖数均多于小粒种子植株。远丰998绿叶面积最大(45.72?cm2?/单茎),白芒麦最低(仅为26.97?cm2?/单茎);np配施单株绿叶面积明显大于其它施肥处理。除远丰998大粒种子植株绿叶面积(50.42?cm2?/单茎)显著大于小粒种子(41.01?cm2?/单茎)外,其余品种大、小粒种子植株绿叶面积相当。就施肥处理而言,施肥对近期品种小粒种子株高、分蘖数和叶面积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而对远期品种小粒种子植株的影响相对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