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7
贵州波多洞和甲良洞内部分环境因子与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Keywords: 环境因子,动物群落结构,波多洞,甲良洞,贵州省 Abstract: 在2002~2005年的2月和7月多次赴荔波波多洞和甲良洞对肉眼能见到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在波多洞共获标本1045号,隶属3门6纲13目27科45种或类群,在甲良洞共获标本469号,隶属3门6纲9目24科52种或类群。根据上述两洞内各光带中动物种类和数量组成,可划分为6个动物群落。经群落多样性分析,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最大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和相似性指数最高的分别是群落d(8.3223)?、d(3.4677)、d(3.8286)、d(0.9057)、c(00404)和d-e(0.6611)。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物种数、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和群落最大多样性指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8、0.913、0.826和0.818),与群落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4);空气中co2的含量与物种数、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群落最大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4、-0.552、-0.573、-0.345和-0.742)。这些结果暗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空气中co2的含量是影响洞穴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