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8 

绰墩山遗址古水稻土细菌与古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Keywords: 古水稻土,新石器时代,dgge,古菌,产甲烷古菌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江苏苏州绰墩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在剖面不同深度埋藏的距今约6280?a的新石器时期灌溉古水稻田土层和距今约3320?a的商周时期的古水稻田土层。为了解古代水稻种植活动对土壤中细菌、古菌及产甲烷古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土壤剖面p-01(包含100~116?cm新石器时期水稻土,42~57?cm商周时期水稻土,0~15?cm现代水稻土和174~200?cm土壤母质)为对象,?利用细菌、古菌及产甲烷古菌群落16s?rdna的高可变区v3区的pcr-dgge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层细菌、古菌及产甲烷古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利用pcr-dgge技术成功获得了古水稻土细菌、古菌及产甲烷古菌群落的分子指纹图谱。现代水稻土、商周时期古水稻土和新石器时期古水稻土中细菌、古菌及产甲烷古菌群落的dgge条带类型各不相同,?并且dgge条带类型都较母质层丰富多样。upgama聚类分析可以将不同时期水稻土及母质层的细菌、古菌及产甲烷古菌群落区分开来。埋藏古水稻土中仍有较多的细菌、古菌与产甲烷古菌存活。与母质层相比,不同时期水稻种植活动均增加了细菌、古菌与产甲烷古菌群落多样性。不同时期水稻种植活动可以引起特异性的细菌、古菌与产甲烷古菌群落发育,而且不同的栽培措施可能导致不同的优势种群。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