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5
亚热带侵蚀红壤植被恢复后营养元素通量的变化Keywords: 营养元素,库存量,通量,红壤,侵蚀,生态恢复 Abstract: 对亚热带花岗岩红壤强度侵蚀地采取种草促林(er1)、植灌促林(er2),栽阔促林(er3)3种生态恢复措施近20a后生态系统的营养元素储量及通量进行了研究,并以强度侵蚀地(ck1)和村旁受保护的风水林(ck2)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强度侵蚀地生态系统储存在植被中的营养元素总量及流通量极小,植被营养元素库存量仅7.494kg/hm2,乔木层营养元素年吸收量0.505kg/hm2,年归还量0.141kg/hm2。生态恢复约20a后,植被养分库储量和通量显著增加,er1、er2和er3植被的营养元素总储量分别是强度侵蚀地的22.2、99.5倍和62.3倍,乔木层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分别是强度侵蚀地的20.9、171.5倍和82.9倍,年归还量分别是强度侵蚀地的42.5、158.4倍和93.9倍,年存留量分别是强度侵蚀地的12.5、176.6倍和78.7倍。er2的营养元素循环恢复程度最好,虽然其植被营养元素库储存量、吸收量和归还量仍低于同地带未遭侵蚀的马尾松林,但其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和存留量与ck2的已没有显著差异,生态系统已基本具有自我维持功能。而施肥、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种植当地适生的固n树种、适当高的密度、加强植被管理等措施,均可能有利于营养元素循环功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