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0
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与微地形条件的关系Keywords: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地形,群落结构,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典范对应分析(cca) Abstract: 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hm2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样方排列、海拔梯度变化及水分梯度理论潜在值从低到高的趋势将样地划分为5条样带,在由山脊至山谷的微地形变化范围内对群落结构进行全面分析,探讨群落内部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等山地微地形条件对群落结构及物种分布影响显著。从山脊至谷底变化过程中,各样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较大高度级和胸径级的物种个体比例减少,物种多样性呈现增加趋势。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表明各样带之间物种组成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且样带主要物种及密度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物种与地形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知,在同一区域内,物种随地形因子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米锥(castanopsiscarlesii)、甜锥(castanopsiseyrei)、石栎(lithocarpusglaber)等喜光的阳性树种在上坡位分布较多,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樟叶槭(acercinnamomifolium)等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物种则在下坡位样带为优势物种。揭示了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