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0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一年农村小兽监测报告

Keywords: 地震灾害,鼠情监测,四川短尾鼩,黑线姬鼠,四川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了解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灾区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预防鼠传疫病的发生,指导灾后的媒介生物控制和鼠源疫病防控。从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每月对重灾区的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北川和汶川6地灾区进行1次小兽(鼠情)监测。选择农田和村庄2种主要生境,采用夹日法进行调查。其中农田生境的捕获率达7.35%,主要捕获到啮齿目(rodentia)和食虫目(insectivora)两类,其中啮齿目为1.49%,食虫目鼩鼱科(soricidae)为5.86%。捕获的种类有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大足鼠(rattusnitidus)、黄胸鼠(rattustanezumi)、小家鼠(mus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as)、巢鼠(micromysminutus)、针毛鼠(niviventerfulvescens)、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squamipes)与臭鼩(suncusmurinus)。村庄区域的捕获率为12.50%,主要捕获的亦是食虫目鼩鼱科的四川短尾鼩,高达10.02%,啮齿目的捕获率为2.48%。捕获的种类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四川短尾鼩。结果表明,经过灾后的各种控制措施,鼠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啮齿目种类的捕获率基本低于3%。但食虫目鼩鼱科的捕获率较高,特别是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四地的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高于已有报道的同期水平,并维持较高的繁殖力,且大量进入房舍区域。另外,黑线姬鼠的繁殖率也不低。需密切关注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种群动态趋势。据以往类似研究结果,结合初步调查数据和从控制鼠传疾病的角度考虑,灾区鼠情的监测要有中长期的思想准备,至少持续3a以上时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