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0
几种培养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种群密度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Abstract: 分别利用泥鳅-藻-轮虫和罗非鱼-藻-轮虫共生隔离培养的方法,研究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的种群密度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泥鳅的培养缸中,有11d轮虫数量超过100ind/ml,其中有5d超过200ind/ml,最高密度达250ind/ml;在罗非鱼的培养缸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种群密度超过100ind/ml以上的时间有6d(第5~10天);单纯利用藻类培养轮虫时,种群密度较低,且维持时间较短,最高种群密度不足100ind/ml,利用藻类-轮虫-鱼类共存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鱼类和轮虫隔离进行生态培养时,能提高轮虫种群密度,延长种群高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