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9 

丛枝真菌对互花米草和芦苇氮磷吸收的影响

Keywords: 丛枝菌根,互花米草,芦苇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是我国海滨盐沼的入侵植物,与土著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形成了广泛的竞争;已知丛枝菌根(amf)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存在差异性影响;但其对互花米草与芦苇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否对互花米草入侵芦苇群体产生作用值得探讨。研究对两物种进行了丛枝菌根接种处理,种植模式处理和盐度处理的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增加使得单种时芦苇、混种时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显著下降(p<0.05),而混种时芦苇和单种时的互花米草amf侵染率受盐度影响不显著(p>0.05)。混种时,两种植物的丛枝菌根形成均受对方影响,并且盐度升高使两种植物之间对amf侵染率的影响发生变化,在淡水生境下混种时,芦苇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降低40.5%,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提高了869%,均差异显著(p<0.05);在低盐度下混种时芦苇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降低24.7%,差异显著(p<005),而对互花米草的影响不显著;在高盐度下混种对芦苇的amf侵染率影响不显著,而使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显著降低,降低率比例达787%。在淡水生境下,丛枝菌根对芦苇和互花米草的n、p吸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咸水生境下生长时芦苇的n、p含量主要受盐度的显著影响(p<0.05),随盐度增加而增加;虽然在咸水生境下丛枝菌根仍旧促进芦苇的n、p吸收,但其影响远小于盐度的影响,并且促进效果受到盐度的抑制;但互花米草的n、p含量不受盐度影响。由此可见,接种amf对这两种植物的氮磷吸收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其作用大小与侵染程度有关,且受到盐度和种植模式的影响。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