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4
覆盖旱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Keywords: 水稻-小麦轮作,覆盖旱作,氮肥,氮素平衡,无机氮残留,秸秆利用 Abstract: 在成都平原通过3a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覆盖(地膜和麦秸)旱作和施氮水平对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水稻季150kg/hm2,小麦季120kg/hm2的条件下,覆盖旱作和传统淹水体系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再增加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但使氮盈余急剧增加。不施氮或低量施氮会造成作物产量的显著下降和土壤氮素亏缺。水稻覆膜旱作对稻麦轮作的系统生产力(水稻+小麦)没有显著影响;但水稻覆麦秸旱作条件下系统的生产力有降低的趋势,主要由于水稻覆麦秸旱作条件下,水稻产量下降,而麦秸覆盖在小麦季的后效作用不足以弥补水稻产量的下降程度。水稻、小麦的氮素吸收表现出与作物产量类似的规律。水稻季土壤很难累积无机氮,而且与施肥和覆盖旱作与否没有关系。小麦季土壤中积累了较多的无机氮,而且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