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8
长江口桡足类数量分布与变动Abstract: 于1999年枯水期(2~3月份)、丰水期(8月份)、2000年枯水期(2~3月份)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桡足类采样调查,研究了长江河口桡足类的数量分布与变动。结果表明:1999年枯水期,桡足类在整个长江河口区的平均数量相对不大,为76ind/m3,但却占同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的95.61%;1999年丰水期桡足类平均数量为254ind/m3,占同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的84.29%;2000年枯水期桡足类平均数量为97ind/m3,占同期浮游动物总数量的84.46%。从优势度看,1999、2000年枯水期主要优势种为华哲水蚤(sinocalanussinensis);1999年丰水期主要优势种为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nus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则在枯、丰水期均为优势种。从种类数看,桡点类在1999年、2000年枯水期均为14种,1999年丰水期为枯水期的近2倍,达25种。对于长江河口主要桡足类而言,华哲水蚤的季节变化明显,适宜生活在盐度较低水域。虫肢歪水蚤数量年际变化较大,其适盐范围比华哲水蚤较宽、较高。真刺唇角水蚤的适盐范围与虫肢歪水蚤相似且更高一些,但该种在枯水期数量较少,丰水期数量较多,变化显著,更适宜在较高温时生长。火腿许水蚤适盐范围宽,能适应很大范围盐度变化,枯水期数量少,丰水期数量大,较高温度生长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