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0
冰雪灾害对杉木林土壤特性的影响Keywords: 杉木,冰雪灾害,凋落物,树干残体,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 Abstract: 2008年初,在波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中,冻雨在杉木枝叶上形成冰柱,造成大量的杉木个体折冠。通过开展杉木林凋落物和树干残体的养分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可以了解冰雪灾害后杉木林的土壤肥力动态。冰雪灾害造成的林冠折损引起了林地的光照增强,导致了土壤温度上升及土壤水分增加,从而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凋落物经过1a的分解后,n、p和k含量分别下降了7%、12%和21%。凋落物储量减少了22%,n、p和k的储量分别下降了27%、31%和38%。2009年树干残体的n和p含量分别上升5%和6%,而k含量降低15%。树干残体由于分解缓慢,其储量下降3%,n储量增加了2%,p储量不变,而k储量下降了18%。冰雪灾害后森林凋落物积累于地表,分解后形成较厚的有机质层,土壤结构因此变得疏松。2009年的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减小,总空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增加,非毛管孔隙显著增加。林冠残体在分解过程中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2009年的土壤ph降低,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分别增加了16%、11%、14%和8%,碱解n和速效p含量分别增加了113%和17%,而速效k含量下降了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