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0
培养基质、储藏方式和盐度对三种海滨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Keywords: 种子萌发,互花米草,盐地碱蓬,芦苇,盐度 Abstract: 研究了培养基质、储藏方式和盐度对3种海滨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盐地碱蓬(suaedasalsa)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在潮间带环境下海滨植物种子萌发适应策略。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干藏种子和湿藏芦苇种子随着盐度的升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显著下降,湿藏互花米草和盐地碱蓬种子在各盐度下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差异不显著。各盐度\|土培\|干藏互花米草,中、高盐度\|土培\|干藏盐地碱蓬,土培各处理,中、高盐度\|水培\|干藏,高盐度\|水培\|湿藏芦苇种子萌发失败。湿藏提高了各盐度处理下土培互花米草,中、高盐度\|水培和土培盐地碱蓬,淡水、中盐度\|水培芦苇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干藏互花米草种子在中、高盐度和土埋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限制了互花米草向高潮带与潮上带的扩展;而经常受潮水浸淹保持湿润的种子能抵抗高盐和泥沙沉积,导致互花米草种群逐步向低潮带方向发展;湿藏芦苇种子在淡水中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最高,当潮上带盐度降低时,芦苇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对盐度和土埋敏感,限制了其向海的拓展;盐地碱蓬在中、高盐度和土培条件下萌发速率最高,快速萌发的适应策略和广适应性在盐地碱蓬占据高潮带和中潮带广大区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