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6 

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

Keywords: 厦门港,纤小裸甲藻,形态,生长,分子特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2003年厦门港发生的一次裸甲藻赤潮中分离得到了纤小裸甲藻(takayama?pulchellum),并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观察,该株藻细胞个体较小,长约20~23μm,宽约14~20μm。藻细胞外表卵圆形,细胞上壳有一条明显的s形顶沟,顶沟是特异性的反s形。与模式种相比,这一株裸甲藻细胞核更靠上部,大部分细胞横沟都没有偏移。纤小裸甲藻在盐度为28时比生长率最大,达到0.42,随着盐度下降,比生长率也跟着下降,当盐度下降到16时,生长率为0。盐度范围在8~16时,超过80%的藻类能存活48h;当盐度低于4时,生长率和存活率都为0。24~27℃是纤小裸甲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比生长率超过0.50,当温度升到30℃时,生长率急剧下降到约0.35。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株裸甲藻不含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本株纤小裸甲藻大亚基d1~d2区序列长度为721bp,与基因库中该种的一株相似种同源性超过99%。对18株裸甲藻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纤小裸甲藻和karlodinium?micrum的距离最近,通过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大致能够把akashiwo属、karenia属、karlodinium属和takayama属与gymnodinium属区分开来。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