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5 

东海低氧区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

Keywords: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低氧区,东海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2011年5月、8月、11月在东海低氧区及邻近水域(25°00'-33°30'n,120°00'-127°30'e)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调查,对东海低氧区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经uterm?hl方法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4属248种(含变种、变型,不含未定种),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金藻和蓝藻。春季优势种主要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delicatissim)、骨条藻(skeletonemasp.)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夏季主要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和海链藻(thalassiosirasp.);秋季主要是具槽帕拉藻、圆筛藻(coscinodiscussp.)和柔弱伪菱形藻。调查区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在夏季最高,达到85.002×103个/l,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在水平方向上,春、夏两季,表层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近岸出现高值,由近岸到外海细胞丰度逐渐降低;而在秋季则相反,在调查海域的东北部出现高值,随离岸距离的增加细胞丰度逐渐增加。在垂直方向上,春、夏两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表层出现最大值,随着深度的增加细胞丰度逐渐降低;而在秋季细胞丰度分布比较均匀,随水深变化不明显。调查区表层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面分布基本一致,并且与细胞丰度的分布大致呈镶嵌分布。调查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是:从春季的甲藻(具齿原甲藻、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minimum)等)为主,硅藻(柔弱伪菱形藻、骨条藻等)为辅;演替至夏季的硅藻(中肋骨条藻、海链藻等)为主,甲藻(主要是梭状角藻(ceratiumfusus)和叉状角藻(ceratiumfurca))为辅,到秋季进一步演替为硅藻(具槽帕拉藻、圆筛藻、柔弱伪菱形藻等)为主,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thiebaultii)为辅。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及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低氧区与非低氧区浮游植物群集存在明显差异。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