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1 

基于epg的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行为比较

Keywords: 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epg,取食策略,传毒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虽然都取食小麦,但其取食部位、传毒能力均有差异。利用epg研究了3种麦蚜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结果显示:(1)禾谷缢管蚜在取食过程中g波出现的时间最早,g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g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长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第1次e1波的时间、e1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e1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比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要长。麦二叉蚜e2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e2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长于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表明3种蚜虫各自拥有不同取食策略。禾谷缢管蚜比其它两种蚜虫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麦长管蚜通过分泌大量唾液增大对食物的利用率,麦二叉蚜通过增加韧皮部取食时间以满足对营养的需要。(2)刺探过程中麦二叉蚜pd波出现的次数为(51.97±7.82)次,高于麦长管蚜的(44.73±4.52)次和禾谷缢管蚜的(32.99±4.22)次。麦二叉蚜pd波ⅱ-2和ⅱ-3亚波的时间最长,禾谷缢管蚜最短,三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与其它两种麦蚜相比,麦二叉蚜在取食过程中口针与细胞间的接触频率更高,与细胞内获毒和传毒相关的ⅱ-3波和ⅱ-2波持续时间更长,增加了获毒和传毒的几率,是其传毒能力最强的机理。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