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2 

象山港人工鱼礁区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Keywords: 浮游植物,人工鱼礁,环境因子,cca分析,象山港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2010年1月(冬)、4月(春)、7月(夏)和11月(秋)对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4属220种,主要由硅藻(168种)和甲藻(38种)组成。春、秋、冬季全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67.85、65.88和56.77×104个/m3)显著高于夏季(7.19×104个/m3),优势种主要有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大洋角管藻(cerataulinapelagica)、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和罗氏角毛藻(c.lauderi)等,其中琼氏圆筛藻为全年的优势种,且在春、冬季为该海域的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丰度、chla浓度、种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和margalef丰富度等指数)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透明度、ph值、do、悬浮物、din、po4-p和sio3-si浓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变化(p<0.001),但区域(鱼礁区与对照区)间基本无显著差异。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季节差异(p=0.001),但区域间无显著差异。可见,人工鱼礁投放对网采浮游植物群落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1)可能是该海域人工鱼礁投放数量不多,仅有230个水泥鱼礁体(共5000空立方),建礁时间也较短,导致其生态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显著体现;(2)对照区与人工鱼礁区的距离较近,且采样站位均靠近岛屿,潮流和岛屿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人工鱼礁投放对其的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温度、营养盐、盐度和悬浮物。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