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几种南亚热带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响应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5.5.009, PP. 413-418 Keywords: 光合作用,电子传递,叶绿素荧光,森林植物,演替阶段 Abstract: 分别将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黧蒴(castanopsisfissa)、荷木(schimasuperba)、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的幼苗置于100%自然光和32%自然光下生长6个月,测定它们的光强-光合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的某些参数。结果表明,在100%光下,马尾松有最高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rd)、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总电子传递速率(jf),光化学猝灭(qp)也最大。而黄果厚壳棒有最大的分配到光呼吸的电子流比率(jo/jf)。100%光下aqy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黧蒴〉荷木〉黄果厚壳桂,32%光下aqy的顺序则相反。这说明群落早期演替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属于强阳生性树种,具有适应强光的特点,而处于群落演替项级阶段的优势种黄果厚壳梓则能更加充分利用低光生长环境中的光强,同时也可通过提高电子流向光呼吸分配的比例来避免自然光环境中强光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