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1
全光和遮阴下两种亚热带木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1.3.013, PP. 248-255 Keywords: 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光化学效率,黧蒴,九节 Abstract: 以气体交换和调制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2年生亚热带乔木黧蒴、林下灌木九节在全自然光和17%自然光下叶片同部位的光合作用和与之相关的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和全光照比较,遮阴下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之比ci/ca,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之比car/chl、光系统ii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种间差异较不明显。全光照黧蒴和九节pn的日变化图式与gs、ci/ca类似,与фpsii、qp的下降吻合。全光下黧蒴叶片qn和car/chl的日进程表现为增加,九节则下降,低的car/chl可能是导致强光下九节未能提高其qn的原因。正午前后,黧蒴qn和car/chl增大,而qp和фpsii降低,fv/fm则保持相对稳定,反映其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数目在此期间虽有所减少,但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光化学效率,提高的car/chl和qn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对过剩激发能的耗散能力。此条件下九节的gs、fv/fm和qn下降且明显低于黧蒴,фpsii和qp保持相对稳定但高于黧蒴的水平,表明九节的psii反应中心活性较稳定,但强光下气孔部分关闭、较低的fv/fm和qn限制了co2供应和对光能的有效利用,且未能诱导热能耗散机制的积极运行及对光合器起到保护作用。总体上说,九节对高光强反应比黧蒴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