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学报 2000
南海地区降水的时空特征Abstract: 文中利用美国ncep重分析资料中的1979~1995年17a逐旬的全球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地区降水的多时间层次和多空间层次结构,研究了南海季风的爆发及时间演变,探讨了南海季风爆发的机制。结果表明:(1)南海季风爆发于5月中旬,季风爆发过程实际上是小范围(32个经度)降水向大范围(64个经度)降水调整的过程,一旦出现较强的大范围降水,并到达南海地区,就爆发了南海季风,调整完毕则是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相继爆发。(2)在10°n以北的地区,季风最早发生在南海,然后逐渐西移到印度,达到印度季风最盛期后,迅速东撤。(3)南海地区可分为3个区域:北部(20~22°n)、中部(10~20°n)和南部(10°n以南)。南海雨季主要发生在10°n以北的北部和中部,北部雨季是平稳增强的单峰型,而中部雨季是突发性的,雨季内降水起伏较大。(4)南海季风区有很强的年变化,30~60d和20~30d的变化也比较显著,还有3个月左右的周期变化。除年振荡以外,各种周期振荡随时间变化较大,在雨季表现得最强烈。(5)南海季风的爆发与20~30d和30~60d两种低频振荡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