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学报  2008 

一次热对流降水成因的分析和模拟

DOI: 10.11676/qxxb2008.019

Keywords: 副热带高压,热对流,陆气通量,触发机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中国大陆地区常发生热对流降水。在副高中心盛行大尺度下沉气流的环境中,对流是怎样发生的?降水的水汽来自哪里?本文以2003年8月2日发生在江西、浙江等地区的热对流降水为例,研究了地表的非均匀感热加热对增强对流的贡献和地表蒸发、水汽水平通量辐合对降水的贡献。本文首先利用trmm卫星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地表温度观测资料和ncep资料分析了热对流降水的特征及其产生的背景条件;接着利用区域平均的水汽方程诊断了地表蒸发、水汽平流和水汽通量辐合项的贡献,分析了降水的水汽来源;再进一步利用arem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设计了4个敏感性试验研究了陆气感热、潜热通量对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副高控制的地区,白天强烈的非均匀地表感热加热可导致低层热空气块突破环境下沉气流而上升,周围空气补充形成辐合运动。低层空气的辐合上升既可引起水汽的汇聚,又可把低层的水汽输送到高层。同时非均匀陆面特征造成的非均匀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共同作用增强了大气的位势不稳定度,触发了对流,但感热通量对热对流降水的贡献比潜热通量略大。热对流降水的水汽除部分来自地表蒸发外,另一部分来自低层的水平通量辐合。定量计算表明二者对大气可降水量的贡献基本相当,而平流水汽的贡献很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