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学报  2008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ⅰ:结果检验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分析

DOI: 10.11676/qxxb2008.017

Keywords: 特大暴雨,数值模拟,三维同化,雷达回波,t-logp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2000年12号台风(prapiroon)影响期间,其外围对淮河流域东北部造成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响水24小时降水量达到800毫米。本文所用的模式是oklahoma大学风暴分析和预测中心研制的一个三维非静力可压缩数值区域预报模式arps(v5.2)。采用了三层单向嵌套网格,domain1中心取为27.5°n、117.5°e,格距45km,格点数为75×75;domain2中心取为31.5°n、119.5°e,格距15km,格点数为140×140;domain3中心取为33.5°n、119.5°e,格距5km,格点数为180×180;垂直方向分为35层,垂直格距为625m。所利用的资料为:2000年8月29-31日每日4个时次(00、06、12、18)1°×1°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713雷达资料、gms-5红外云图、探空报、地面加密资料。物理过程选用简单冰相方案,kainandfritsch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逐时的卫星云图、713雷达图像进行数值反演,结合探空资料反演出暴雨中深对流系统的水汽的三维分布情况,通过三维同化系统adas处理,同化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再用arps模式进行数值积分,从8月29日08时开始到31日08时结束,积分48小时。并结合雷达资料、红外云图、探空报、地面加密资料等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rps较好地模拟了在台风移动的左前方、在高空槽与副高之间出现的中尺度强暴雨区,模拟降水区及暴雨中心位置与实况较为一致。利用模拟大气中的水物质模拟了雷达回波,与实际雷达回波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该过程中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特征,四条对流带的交汇点在响水附近。并将模式模拟的t-logp图与实际t-logp图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本次暴雨过程的不稳定性。持续的高空风垂直切变为对流系统的的发展提供动能,造成对流系统斜压发展,有利于降水集中在某一固定的地点。由于模拟结果与实况较为接近,因此可以利用模拟结果作为对该暴雨过程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