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学报  2005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热对流降水结构特征的个例分析

DOI: 10.11676/qxxb2005.072

Keywords: 热对流降水,副热带高压,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红外辐射温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的测雨雷达和红外辐射计的探测结果,对2003年8月2日15时(北京时)中国东南部副热带高压下发生的热对流降水结构特征、云和降水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大气背景分析表明,500hpa副热带高压中心附近的较强上升运动和850hpa的水汽通量辐合为此次午后热对流降水云团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热带测雨卫星的测雨雷达探测结果表明,热对流降水云团的水平尺度多为30~40km,平均垂直尺度均超过10km,最高达17.5km;云团的最大近地面雨强超过50mm/h。热对流降水云团的平均降水廓线表明,其最大降水率出现在5km的高度,这一高度比估计的环境大气0℃层高度低1km。与“98.7.20"中尺度强降水的对流降水廓线比较表明,两者的最大降水率高度相同,但热对流降水云团更深厚;在4km高度至近地面,热对流的降水率减少速度比“98.7.20"强对流降水的快,表明前者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因气温高而发生强烈蒸发。对降水云团顶部特征与近地面雨强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雨顶高较低时,云顶高度变化范围大;当雨顶越高时,云顶高度与雨顶高度越相近;平均而言,给定地面降水率,云顶高度比雨顶高度高出1~4km;当近地面雨强越大,则云顶高度和雨顶高度越高、且越相近。结果还表明,非降水云面积约占86%,晴空面积仅占2%,而降雨云面积约为云面积的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