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学报 2005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气候学研究Keywords: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季节演变,低层西风,季节内振荡 Abstract: 西北太平洋季风区(5°~25°n,120°~160°e)是亚洲-太平洋季风区与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独立的季风区。文中对西北太平洋夏季风进行了气候学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爆发发生在31候(6月上旬)前后。爆发后,夏季风经历了3次活跃中断循环,每个循环都相应于独立的干期和湿期。第1个循环是从6月初到7月中旬,降水与低层西风的中心主要位于5°~10°n。第2个循环是7月下旬至9月下旬,降水与低层西风明显向东北方向移动,位于10°~20°n。这个循环是西北太平洋夏季风最强盛的时期。第3个循环是从9月末到10月末,降水与低层西风又向南退回到5°~10°n,达到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最弱的阶段。这个循环的结束也就预示着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结束。西北太平洋季风区有明显的季节内振荡(iso),这种气候的季节内振荡(ciso)主要由30~60d与10~20d两种周期组成,但是主要以30~60d的低频振荡为主。根据西北太平洋的对流和低层西风在不同位相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北太平洋的低频对流和西风是向西向北传播的。西北太平洋的季风降水、对流与西风的活跃-中断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受30~60和10~20d低频振荡的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