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学报 1987
高原五个雹块的同位素研究Abstract: 通过对1983年7月23日及8月6日青海两次强雹暴降落的5个雹块的氘含量测定和给晶结构的分析及温度标尺的确定,得出了两次雹暴雹块的氘值为-65.8-76.6%和-6.1-58.6%.相应雹块生长的环境温度分别为-18-23℃和-1.3-27℃(高度7.7-8.6km和5.4-9.0km).雹块胚胎为锥状霰,氘值分析表明,霰胚分别在-16.8-19.5℃和-11.8-20.8℃形成.雹块皆生长在云的中部和中上部.7月23日雹块是在上升气流中一直上升增长而成,而8月6日是经历一上一下运动增长而成.文章通过两种方法计算的上升气流速度,对雹块的轨迹作了有意义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