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期间近海面层大气湍流结构和通量输送的观测研究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0.04.10, PP. 447-458

Keywords: 南海,通量输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1998年5月14日至6月22日,在西沙永兴岛近海铁塔上进行了一次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观测期包括了西南季风爆发前、爆发、爆发后风速加强等几个阶段。这次试验获得该年西南季风爆发的天气特征以及由涡度相关法、廓线法计算的动量、感热、潜热通量及湍流强度等一些统计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湍流强度σu、σv、σw与平均风速之比为0.096、0.066、0.045;在近中性条件下(z/l≈0),各相似函数基本为常数,σu/u*≈3,σv/u*≈2,σw/u*≈1.25;在稳定条件下u、v、w三方向σ/u*近似相等;在稳定与不稳定条件下σt/t*随稳定度参数z/l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符号相反。摩擦速度u*随风速的变化接近于关系式u*=0.029u10+0.006(u10为10m高度30min平均风速),空气动力粗糙度长度z0变化在0.01~0.35mm之间。观测期动量通量变化在0.05~0.30n/m2之间,季风爆发期明显增大;曳力系数cd平均为1.12×10-3,它随平均风速变化可以表示为关系式103cd=0.003u210+0.020u10+0.836或103cd=0.056u10+0.732。感热通量由海洋输向大气,平均值为7.8w/m2,数值在0~15w/m2之间变化,季风爆发后明显增大;潜热通量数值一般变化于50~200w/m2,白天中午数值较高,夜间较低。季风爆发后也明显增大。观测期间鲍恩比(bowenratio)日平均为0.05左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