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  2009 

超级单体引发的龙卷天气过程分析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09.3.005

Keywords: 龙卷,中气旋,超级单体,多普勒天气雷达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营口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5年8月10日16时10—20分左右营口市东南部六个乡出现的龙卷天气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该龙卷发生前的主要天气形势是:一个东移的东北低涡引导高空槽,沿高空等高线冷干气流与低空的暖湿气流产生对流不稳定层结,超低空南支急流与低空西南风急流以及高空西北风产生的较大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龙卷天气的产生。产生该龙卷的对流系统是由渤海湾生成的片状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降水回波,自东向偏北方向移动,15:50以后低层反射率因子的强降水回波移入大连北部与营口南部临近区域,在层状云降水中含有一些零散的和有组织的对流降水回波,主体为一个近似团状的对流系统,而龙卷产生自该系统南端的一个超级单体。最初的中气旋形成于8月10日15:56,相应对流单体的反射率因子还没有呈现出超级单体的特征,随后中气旋迅速发展加强,在16:02—16:08反射率因子形态呈现出经典超级单体的特征:明显的低层入流缺口,入流缺口位于超级单体移动方向(偏东南方向)的右侧,低层的弱回波区和中高层的回波悬垂结构,最大反射率因子超过56dbz。在龙卷产生前几分钟和龙卷进行过程中,中气旋保持较强,而后迅速减弱,低层入流缺口渐渐消失。在龙卷进行过程中,相应45dbz超级单体的反射率因子区局限在6km以下,此系统为低质心的对流系统,产生的天气是龙卷,伴随有大风短时强降水,与冰雹的高质心对流系统有明显区别。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引发此次龙卷的生成机制。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