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 2008
2006年冬半年我国霾天气特征分析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08.6.012 Abstract: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国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特征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10月、12月、1月和2月是我国霾频发时期,11—14时发生的范围最大。霾主要发生在中阻塞、南支槽和纬向型三种不同的环流形势下。霾天气发生时的气象要素分布存在南北区域性差异,其中湿度的差别最为显著。14时华南地区相对湿度最大值为80%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70%,而华北地区只有60%。24小时气压减弱有利霾的发生。华北地区24小时负变温,而长江以南地区正变温时,霾更容易发生。能见度最小值的分布表明,广东、黄淮等部分地区发生霾时能见度较其他区域更小,只有2km左右。这些对于了解霾的发生规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