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  2013 

南京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3.10.006

Keywords: 浓雾,大气边界层,水汽通量,hysplit,4轨迹模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选取2006年12月24—27日(平流辐射雾)南京大雾的外场观测资料及ncep的2.5°×2.5°nc再分析资料和gdas全球1°×1°气象资料,结合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物理量场,并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对这次浓雾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输送进行分析,探讨这次浓雾形成和持续的主要边界层物理和天气学成因。分析表明:(1)这次浓雾过程期间始终存在深厚的逆温层结,甚至出现多层逆温。浓雾过程中,在中上空不同逆温层顶温度比地面温度高出2~5℃。逆温层厚多在200m以上,26日08时逆温层厚达500m。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在雾形成前期利于低层水汽聚集,雾形成后又抑制水汽的扩散,利于雾体的发展和维持,是这次浓雾能持续约64h,强浓雾时段(能见度<50m)持续约37h的重要因素。(2)这次平流雾过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呈负值,上空持续出现水汽辐合,最强水汽辐合出现在25日02时左右,为-30×10-7g·s-1·cm-2·hpa-1。低层辐合利于水汽的聚集,雾得以形成和发展,而雾过程后期水汽辐散则加快雾的消亡。贯穿整个雾过程的水汽辐合是这次平流辐射雾长时间维持的重要条件。(3)这次平流辐射雾过程中水汽输送路径是自中国东部沿海抵达南京;雾期间,水汽又来自海上源源不断的输送,最大时南京上空水汽通量达到2g·s-1·hpa-1·cm-1。水汽的供应和后期补充量,决定了浓雾的持续时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