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 2009
2008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及其对江淮梅雨的影响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09.4.005 Abstract: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站点日雨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olr资料对2008年梅雨前后及梅雨过程中亚洲季风活动、副高及itcz的变化、索马里急流和南亚季风活动特征、亚太地区对流和热源分布特征等进行诊断分析,以揭示梅雨期间季风活动特征的成因及其对江淮入梅、出梅及梅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雨期间,季风组成成员复杂多变,无一能占绝对优势,各成员的配置均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此长彼消,导致了梅雨期间雨带不稳定,是2008年度梅雨偏少的重要原因。itcz影响副高的变化,且超前于副高的变化,对江淮梅雨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6月初itcz突然显著增强,是副高北跳、江淮入梅的重要原因;而中旬后期itcz再次北抬并伴随台风登陆,直接导致了江淮出梅。6月初,索马里急流爆发,比多年平均偏早,导致阿拉伯海西南气流北涌、印度季风提前爆发,对江淮偏早入梅有一定作用。索马里急流的维持和消长对江淮梅雨的位置和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印度季风爆发及其后的变化影响印缅季风槽的北抬和其后的位置变化,并通过改变青藏高原南部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强度和分布,影响西南季风的东传和梅雨雨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