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  2013 

江淮流域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3.06.014

Keywords: 高温热害,江淮流域,单季稻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构建基于logistic模型的规范化可累计高温热害综合指数,研究了江淮流域高温热害与单季稻产量损失的时空对应关系,发现江淮流域西北部为单季稻高温热害灾损关键区,高温热害平均减产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9%上升到21世纪的17.9%,花期处在高温集中时段是单季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江淮流域单季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出现年代际波动,20世纪60年代高温热害最强,21世纪初覆盖范围最广。高温热害覆盖面积比例在1971年发生突变后迅速上升,到21世纪初超过63.6%。每年7月11日至8月15日为江淮流域高温集中时段,高温出现比例超过20%。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温集中时段的热害强度以增强为主,江淮东南部趋势显著,但通过采用晚熟品种和推迟播期,江淮东南部单季稻花期成功避开高温集中时段。综合考虑气温稳定通过20℃终日的气候平均值、高温热害变化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借鉴江淮东南部成功经验,建议全流域推广中晚熟品种,自北向南播种期延迟到5月上、中、下旬,花期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避开高温同时能保证单季稻生育关键期处在20℃以上安全生长季内。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