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 2012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30年非雾天能见度特征分析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2.8.006 Keywords: 能见度,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经验正交函数(eof),长江三角洲地区 Abstract: 利用地面能见度观测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简称modis)所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opticaldepth,aod)资料,分析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近30年的能见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1980—2009年能见度年均值为19.5±1.8km,其中最高值为21.9km,在1984年,最低值为16.1km在2007年。近30年能见度呈下降趋势,平均年递减率为-0.20±0.013km/a,近几年能见度趋于稳定。该地区能见度:夏季能见度最好,秋、春季次之,冬季最差;沿海地区能见度好于内陆地区,沿江(河)两岸能见度较差;沿江(河、海)地区能见度的下降速度大于其他地区,在浙江东南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利用eof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能见度,结果表明第一模态的特征向量均为正值,说明全区能见度均呈下降趋势。利用modisaod数据分析区域性及长期能见度变化趋势与利用地面观测数据方法分析结论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