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气象  2009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09.12.010

Keywords: 寒潮,环流形势,强冷平流,暴雪,成因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1°×1°网格点逐6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欧洲脊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换过程中。西脊前强偏北风带南移、横槽涡度西部大于东部、横槽前东南方的负变高和横槽后部的暖平流正变高等促使横槽转竖;南掉极涡与转竖低槽合并后,低槽明显向南加深,冷空气势力显著加强并开始向南爆发;自西脊西北部入侵小槽压迫高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并逐渐崩溃,脊前偏北气流逆转为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大举向南爆发,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强风的形成除与冷平流侵入有关外,还与高空动量下传的增加密切相关。山东半岛降雨和强降雪的环流成因和物理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降雨为冷暖空气交汇所致;强降雪则是冷平流、海陆分布差异和地形抬升共同影响的结果。t639、ecmwf和日本等3种数值模式均对这次亚欧中高纬大气环流的演变和调整均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尤以ecmwf模式预报性能最好。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