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 2014
一次强飑线及飑前中小尺度系统特征分析DOI: 10.7519/j.issn.1000-0526.2014.08.002 Keywords: 中尺度,温度锋区,飑线回波,形成与演变,局地雹云,风廓线特征 Abstract: 使用常规天气、灾情、自动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采用统计对比分析和特征提取等方法,对2012年4月10日强飑线天气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强飑线是由若干个倾斜深厚对流单体所组成,具有紧密排列的回波带结构。(2)云图上表现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结构特征,随着mcs东移降水冷却、西南气流输送暖湿空气和午后地面温度不断升高,地面开始形成温度梯度较大的温度锋区。(3)飑线形成前期,mcs南侧出现多条平行短带“梳状”回波特征,并在其南端不断产生对流单体回波,最后发展成飑线回波带。(4)飑线移动前方不断产生具有“前伸”、tbss和假象回波结构的局地雹云超级单体回波群,这些飑前中小尺度系统是产生此次冰雹灾害的主要回波系统。(5)5min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前期阶段,能够观测到西南急流的演变情况,包括急流中的大风区。(6)当飑线系统临近时,受飑线中尺度环流的影响,飑线移动前方具有较强的上升运动,且伸展高度可以达到6000m,但垂直速度、cn2和snr都较小;当飑线系统过境时,具有很强的水平风切变,受到强降水的下曳作用,垂直速度、cn2和snr都明显加大;飑线系统过境后,恢复到前期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