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机理

, PP. 260-266

Keywords: 双氟磺草胺,小麦,耐药性,乙酰乳酸合成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室内采用平皿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了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根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其中济宁13对该药剂最为敏感,ic50值仅为0.2212μg/ml,烟农15、枣20-28、济南17与之相当(耐药性倍数为1.09~1.99),泰山9818、山农6号和潍麦8号耐药性较强(耐药性倍数为10.33~13.92)。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虽然耐药型品种潍麦8号和敏感型品种济南17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但其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在离体条件下对该药剂的敏感性却无显著差异;在活体条件下,二者als活力均可很快恢复,其中潍麦8号恢复较快。经双氟磺草胺处理后,与济南17相比,潍麦8号的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相对活力变化幅度较大且反应时间较短,在第2d即可达到峰值1.460,而济南17在第3d才达到峰值1.398。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gsts对双氟磺草胺的代谢差异,而与靶标酶als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无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