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科学 2011
北虫草体外抗病毒、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Abstract: ?目的: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北虫草子实体提取分离,并对各提取部位进行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cpe法进行体外抗病毒(抗流感甲型病毒和抗疱疹病毒)实验,按reed-muench法计算各提取部位的药物半数有毒质量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选择指数(si),观察各提取部位的抗病毒活性;用alamarblue法,采用体外肿瘤细胞株k562和mcf-7的增殖抑制实验模型,研究北虫草子实体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氯仿相(cmcl)具有抗疱疹病毒hsv-ⅰ和hsv-ⅱ的活性,cmcl对hsv-ⅰ和hsv-ⅱ病毒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94.01μg/ml和173.34μg/ml,选择指数(si)分别为:>1.29和>1.44;3个部位均没有抗流感甲型病毒活性。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北虫草3个部位提取物,在中、高质量浓度(50、200μg/ml)时,对抑制k562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活性,活性高低为:乙醇相(cmetoh)>氯仿相(cmcl)>乙酸乙酯相(cmetoac);3个部位相比较,仅cmcl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具有抑制活性,在10、50、200μg/ml的抑制率分别为(9.6±3.0)%、(46.1±8.9)%和(68.5±9.2)%,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结论:在北虫草3个部位中,cmcl是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较高的活性部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