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潼南地区须家河组地震相模式及其地质意义
Keywords: 地震相,须家河组,安岳&mdash,潼南,四川盆地
Abstract:
?应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将安岳—潼南地区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建立了丘状和上超充填2种地震相模式。根据地震反射单元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反射波终止类型、频率、振幅、连续性和层速度等多项地震参数,识别出平行—亚平行、丘状、充填、前积等5个大类地震相和亚平行波状变振幅低连续、上超充填等8个亚类地震相。利用过井地震剖面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测井相对应关系,分析地震相地质意义,预测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
References
[1] | 郑荣才,叶泰然,翟文亮,等.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体分布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405-417.
|
[2] | 古俊林,郑荣才,罗平,等.川西坳陷中-南段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4,31(3):282-290.
|
[3] | 施振生,杨威,金惠,等.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j].沉积学报,2008,26(4):211-220.
|
[4] | 魏国齐,刘德来,张林,等.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4):437-442.
|
[5] | 吴因业,顾家裕.油气层序地层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72-73.
|
[6] | 刘震.储层地震地层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68-75.
|
[7] |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32-237.
|
[8] | 李剑波.川西坳陷中段沙溪庙组测井相和地震相即砂体展布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3):279-283.
|
[9] | 施振生,金惠,郭长敏,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二段沉积相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3):339-346.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