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Keywords: 地层水化学,沙河街组,东营凹陷
Abstract:
?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地层水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地层水为矿化度较高,阴、阳离子分别以cl-和na++k+为主的氯化钙型水,rna/rcl平均值在0.92~1.12之间,rso4×100/rcl平均值在3.68~5.73之间,rcl—na/rmg平均值在-0.52~5.37之间;剖面上,沙河街组地层水化学成分和离子比值随深度表现为阶梯式增加型、增加—减小交替型和变化混乱型3种变化类型。平面上,沙河街组矿化度由凹陷边缘向中心递增,并且沙三段—沙一段矿化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央断裂带附近;沙河街组现今地层水总体处于封闭的流体动力环境,但同一地层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水的流体动力环境相差较大,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条件也相差较大;在地质历史时期流体曾沿中央断裂带由深层向浅层运移,且中央断裂带受大气淋滤水影响较弱,有利于后期油气的聚集和保存。
References
[1] | 谢锐杰.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下段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3):39-41.
|
[2] | 于兴河,姜辉,李胜利,等.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充填模式及其控制因素--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1):40-43.
|
[3] | 杨绪充.东营凹陷古水文地质条件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9(3):2-4.
|
[4] | 李春光.论山东东营、惠民盆地油田水与油气聚集关系[j].地质论评,1994,40(4):340-344.
|
[5] | 曾溅辉.东营凹陷第三系流体物理化学场及其演化特征[j].地质论评,2000,46(2):214-218.
|
[6] | 孙向阳,解习农.东营凹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3):293-294.
|
[7] | 陈中红,查明,刘太勋.东营凹陷古近系古湖盆演化与水化学场响应[j].湖泊科学,2008,20(6):705-714.
|
[8] | verweijjm.hydrocarbonmigrationsystemsanalysis[m].amsterdam:elseviersciencepublishers,1993:121-189.
|
[9] | 曹海防,夏斌,张娣,等.松辽盆地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566-572.
|
[10] | 蔡立国,钱一雄,刘光祥.阿克库勒及其邻区地层水同位素特征和油气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4):503-506.
|
[11] | 周晓芬.塔里木盆地北部油田水特征离子及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4):372-373.
|
[12] | 贾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1):18-19.
|
[13] | 刘济民.油田水文地质勘探中水化学及其特性指标的综合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9(6):49-55.
|
[14] | 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55-62.[14]雍自权,李俊良,周仲礼,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四段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油气意义[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28(1):41-43.
|
[15] | 袁静,覃克.东营凹陷沙四段深水成因蒸发岩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1):10-12
|
[16] | 谢石连,汪民.东营凹陷古水文地质期的划分[j].河南石油,1998,12(4):7-8.[18]钱凯,王素民,刘淑范,等.东营凹陷早第三纪湖水盐度的计算[j].石油学报,1982,3(4):95-102.
|
[17] | 王志欣,信荃麟.东营凹陷压实水水动力特征[j].石油学报,1998,19(4):22-23.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