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富集因素分析

Keywords: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有利勘探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主要的侏罗系含煤盆地,近年来不仅在天然气勘探上迟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发现的天然气田数量及储量规模均远小于油田的数量及储量规模,明显有悖于“含煤盆地贫油富气”的地质规律。为此通过对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的解剖分析和探讨,认为煤系源岩成熟度相对较低,天然气转化率较小且明显滞后于液态烃的生成,是造成吐哈盆地“油气共生、油多气少”的主要原因;煤系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及油气藏后期的保存条件是盆地大、中型气田形成、富集的关键因素;台北凹陷中部的胜北、丘东和小草湖等地区,煤系源岩发育、热演化程度较高、且后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应是盆地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References

[1]  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卷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  戴金星,秦胜飞,陶士振,等.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趋势和天然气地学理论重要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2):127-142.
[3]  戴金星.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勘探更多大气田[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1):3-14.
[4]  戴金星,邹才能,陶士振,等.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473-484.
[5]  袁明生,梁世君,燕烈灿,等.吐哈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马硕鹏,何文渊.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6,26(8):5-7.
[7]  宋岩,柳少波.我国天然气勘探现状及方向[j].天然气工业,2006,26(12):20-25.
[8]  杨占龙,陈启林.关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几点思考[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31):323-329.
[9]  姜振学,庞雄奇,黄志龙.吐哈盆地鄯善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4):104-107.
[10]  王震亮,陈荷立.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运聚成藏历史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3):1-4.
[11]  焦立新,涂小仙,王加辉.吐哈盆地玉果—雁木西复式油气聚集带成藏特点[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4):282-285.
[12]  戴金星,钟宁宁,刘德汉,等.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3]  郭贵安,陈义才,张代生,等.吐哈盆地侏罗系热模拟生烃演化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4):13-15.
[14]  郑玉柱,李建武,董敏涛.吐哈盆地煤的生气能力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增刊).
[15]  李建武,白公正,雷宝林,等.吐哈盆地煤层的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0(2):30-32.
[16]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等.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j].地学前缘,2006,13(2):234-248.
[17]  李贤庆,肖贤明,肖中尧,等.塔里木盆地阿克1气藏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1):48-53.
[18]  戴金星,陈践发,钟宁宁,等.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  曾藏辉,左胜杰.喜马拉雅运动对吐哈盆地油气藏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12(4):382-384.
[20]  苏传国,李定方,蒋新义.台北凹陷上二叠统源岩生烃潜力分析[j].新疆地质,2002,20(1):69-7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