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类学报 2011
六种共栖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及翼型特征的比较Keywords: 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翼型,同地共栖种,生态位 Abstract: ?本研究于2006年5~8月在桂林市七星公园七星岩洞进行,比较分析了共栖2科(蹄蝠科和蝙蝠科)6种共75只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和翼型特征。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叫声为短而多谐波的cf/fm型,主频率为61.2±0.8khz,具有高翼载、低翼展比和中等翼尖指数;大蹄蝠的回声定位叫声为单cf/fm型,主频率为68.6±0.7khz,具有高翼载、低翼展比和中等翼尖指数;中蹄蝠的回声定位叫声为单cf/fm型,主频率为85.2±0.5khz,具有中等翼载、低翼展比和中等翼尖指数;高颅鼠耳蝠的回声定位叫声为长带宽的fm型,主频率为50.7±3.8khz,具有低翼载、中等翼展比和低翼尖指数;大足鼠耳蝠回声定位叫声为fm型,主频率为39.9±3.2khz,具有中等翼载、低翼展比和高翼尖指数;绒山蝠回声定位叫声为短而多谐波的fm型,主频率为49.0±0.4khz,具有高翼载、中等翼展比和低翼尖指数。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6种蝙蝠之间绝大部分的形态和声音参数差异显著(one-wayanova,p<0.05)。以上结果说明,6种同地共栖蝙蝠种属特异的回声定位叫声和形态结构体现出了相互之间的生态位分离,从而降低了种间竞争压力,使得6种蝙蝠能够同地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