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类学报 2012
地形因素对羚牛家域估算的影响分析———以固定核域法与最小凸边形法为例Abstract: ?家域特征对物种基础生物学的认识和提出相关管理及保护对策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以4只(2♀、2♂)佩戴gps无线电颈圈的四川羚牛定位数据使用固定核域法(fke)和最小凸多边形法(mep)对春季(2007年和2008年)家域特征进行了估算,显示地形因素对家域估算结果影响显著,表面家域(fke95%=7.50±2.27,mcp=7.01±1.99)要显著大于平面家域(fke95%=5.94±1.54,t=3.31,df=3,p=0.045,mcp=5.47±1.52,df=3,t=3.43,p=0.041)。其次,固定核域法(95%)与最小凸多边形法所获得的平面家域(t=0.718,df=3,p=0.524)和表面家域(t=0.612,df=3,p=0.584)差异不显著。个体间家域差异显著(df=3,f=7.226,p=0.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m1与f1(p=0.001)、f2(p=0.031)、m2(p=0.02),f1与f2(p=0.044)间的家域均有显著差异,而m2与f2(p=0.221)、m2与f1(p=0.598)间差异不显著。两种家域估算方法对计算羚牛的家域重叠程度没有明显优劣之分(95%kernelvs100%mcp),但不同密度的核域可能得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在选择核域密度时应尽量同时参照其他数据和其他估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