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黄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探讨
Keywords: 挟沙力,相关系数,标准化最小距离,废黄河口
Abstract:
?利用废黄河口夏季和冬季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对多个典型的悬移质挟沙力公式进行应用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法、标准化最小距离法、集中系数法、偏离系数法4种检验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废黄河口水域的水流挟沙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各种检验方法,因为侧重点不同,所得到的检验结果会产生矛盾,所以建议采取多种检验方法对挟沙力公式进行综合评价。
References
[1] | 虞志英,陈德昌,金镠.江苏北部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其侵蚀改造[j].海洋学报,1986(2):197-206.
|
[2] | 舒安平.水流挟沙力公式的验证与评述[j].人民黄河,1993,15(1):7-9.
|
[3] | 张瑞瑾.河流泥沙动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
[4] | 窦国仁,董风舞,douxibin.潮流和波浪的挟沙能力[j].科学通报,1995(5):443-446.
|
[5] | 浙江水利科学研究所.钱塘江河口潮流输沙经验公式的探讨[r].杭州:浙江水利科学研究所,1963.
|
[6] | 刘家驹.在风浪和潮流作用下淤泥质浅滩含沙量的确定[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8(2):22-26.
|
[7] | 舒安平.高含沙水流挟沙能力及输沙机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4.
|
[8] | 吴腾,洪建,胡德超.标准化最小距离判别法及其对水流挟沙力公式的检验[j].泥沙研究,2008(1):21-24.
|
[9] | 黄仁勇,韦直林,赵连军,等.河床冲淤幅度判别指标和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j].人民黄河,2004,26(5):22-24.
|
Full-Text